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

當我離去時......







上星期去了一趟「大酒店」,是一位92歲世伯,他離去前沒有怎受苦,又有很愛錫他的家人陪伴在側(妻子,兒女和孫兒),其實是笑喪。加上那一晚是進行基督敎的安息禮拜,場面莊嚴安寧,沒有愁容慘淡的氣氛。



不過,這些場合不免會令人想起死亡。當晚,我坐著..看著..聽著..幻想著自己、家人、朋友...的離去.....



自己 : 首先,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是...有誰會替我安排呢?? 就算是安排了....出席的人真的會懷念我,捨不得我,甚至為我的離去而落淚嗎??  其實,我祗是「想一想」罷了。 說真的,我一貫的想法是:當我走了,一切一切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,所以,有沒有什麼「儀式」也沒關係,我一向都喜歡「低調」,加上我沒有兒女替我安排這些事情,也不想麻煩別人。親友若是懷念我的話,在心中懷念,相信在遠方的我也會接收到!


家人 : 令我想得最多的是小芙 ! 我有時會想,當她離開我時,當然會捨不得,但著實對她和我也是一個解脫,因為我絶不想比她早走,要是她比我長命的話,小芙會是我離開時唯一令我「放不下」的人。


朋友 : 可幸,以我的年紀,還未到同輩們相繼離開的年齡。所以,也不知道到時會怎樣。 但我確實曾想像過友人離開的情景和心情....我問自己,到時會是怎樣的心情呢??與朋友以前的相處情境會呈現眼前而覺得唏噓 ? 會哭嗎?? 哭了又會否引來別人的奇怪眼光呢 ? 

其實很年輕時我已思想有關死亡的問題。 當時我覺得死亡沒有什麼可怕和可惜,因為我相信死後便一了百了,自由自在....而唯一受影響(和放不下)的是留下身邊的人。到現在,我更會很樂觀地想...當我離開後,可以「保佑」還在世的至愛親朋,也不嘗沒有好處啊 !

後話 :

大概一年多前,與一位朋友閒談間,她提及有人為自己做了一個「小冊子」(folder),記錄了自己的一切,包括出生,家庭背景,生平,喜好,快樂回憶,等等,儼如一本小自傳。而最特別之處,是記下自己若果突然離世後的細節安排,如葬禮應怎麼樣舉行,靈堂的佈置是怎樣,應將死訊通知那些朋友(或不通知那些人),為自己預備的相片和衣服,等等等等。 後來有人將這個「小冊子」的模式複製,在朋友間流傳起來。 我這位朋友也為自己做了一個「小冊子」,並說我喜歡的話可替我做一個,讓我自己填上內容。我當時不經意的說「好吖」。 但過了一段時間,她果真在一個聚會上遞上了她親手為我做的「小冊子」....我回家看了一遍內容後,覺得要填那麼多東西,便將它放在一旁,直到現在已差不多一年了,「小冊子」還是原封不動....... 

我想,除了 因為懶惰,可能是因為死亡對我來說還是相對地頗遙遠的事吧 (當然,世事難料啊!!),所以沒有推動力去填上小冊子的內容。其實,正如小冊子的編者所說,小冊子有很大部份是「為自己的過去作一個總結」...所以,看著小冊子內各個標題,有種「不知從何說起」的感覺,不知如何為自己「做總結」!


4 則留言:

  1. 如果年齡會決定離去前後,咁又如果我在你離去之前沒有任何不測,我都樂意幫你安排。當然,前提係你唔好長命到120歲,否則我到時都老到唔郁得,實在想幫都幫你唔到。哈哈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多謝 !正如我所說, 我離去時最放不下的是小芙。所以,你到時能間中抽時間去看看她是否安好,我已感激不盡 :-)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